供销社“回归”,什么定位?什么目的?

最新新闻 2022-11-09 zxn123 269

近期,多地“恢复重建供销社”的报道引发了热烈讨论,为相关板块带来一波上涨,也让很多人感到疑惑:计划经济要回来了?

对此,专家纷纷表示历史不可能开倒车,媒体也出来科普,其实供销社从未离开。

供销社的前世今生

供销社是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1950年我国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体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的“统购统销”有效整合了资源,保证了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有序供应。

在1958年到1995年的多次改革中,随着国家取消粮食统购统消制度,放开化肥、棉花等农资专营权,供销社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经营状况恶化,出现大面积亏损,1998年起,供销社围绕着经济效益开始了改革。

自此,供销社淡出大众视野,但却并没有消失。

199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立了改革总体思路,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此后经营状况逐年好转,全年社会消费拼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3%。

2021年供销合作社全系统销售总额达6.26万亿元,占全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的7%。

销售额的突飞猛进源自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简称11号文件),11号文件提出了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目标,是致力于将供销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自此,供销社全系统进入了构建为农综合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时期,全国各地开始着手基层供销社的恢复重建工作。

而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发展基层社3.76万家,农民合作社19.2万个,综合服务社44.8万家。

此“供销社”非彼“供销社”

展开全文

过去的供销社是计划体制下国家统购统销的承担者,农村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流通,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全部由供销社一家垄断,但市场体制的建立和供销社多年的改革早已改变了这种体制。现在的供销社是国家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

打通最后一公里

虽然当前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但农业产业链的利润依旧主要集中在加工、销售等非农环节,“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仍未疏通。

这些领域盈利困难,资本避之不及,此时供销社网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就有了用武之地,地处偏远、难出家门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供销社走近全国消费者。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农产品市场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经销商从农民手中收购价格过低,农民靠种植农产品赚不到钱;与此同时在城市商超,消费者又感到优质农产品价格贵。这是因为从土地到餐桌,农产品经过了过多中间环节,层层盈利层层加价。

供销社有连接生产、销售两端的双向机制,能最大限度降低服务成本、缩短供应链条,促进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再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

消除信息差

举个例子,猪肉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最近猪肉价格就经历了一轮上涨。这是因为猪养殖周期长、出笼慢,市场信息存在滞后性。当猪肉价格走低,养殖户就会多养多赔、纷纷弃养,一段时间后市场供应量骤降,又促使肉价升高,高收益吸引一波养殖户入场,当这批养殖户饲养的猪集中出栏,猪肉价格又会被大供应量砸低。

这种信息差导致了养殖户的损失。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阳光玫瑰葡萄,前几年这一品种刚刚出现,供不应求,每斤价格动辄上百,等闻风而至的农民盖好大棚、搭好葡萄架,突然暴涨的供应量让今年的阳光玫瑰葡萄贬值数倍,果农大受损失。

供销社作为官方机构,可以成为农民和市场消费者之间非营利性的沟通桥梁,搭建全面的信息网络,避免农民因信息差遭受损失。

当前在供销社的全产业链支持下,许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变得畅销,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供销社商超的身影。不少供销社的业务范畴,也从传统的、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拓展到土地托管、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

时移世易,供销社已然开拓出新的赛道,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当之无愧的“生力军”。

眼下,现代企业化经营的供销社有声有色,但一些阻碍竞争力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些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既不“联合”也不“合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有些供销社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存在腐败风险;还有的供销系统子公司业务大头都在非农板块,甚至存在房地产类的业务是支柱产业的情况。

这些缺陷,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去解决,但重建供销社绝不像一些网友想的那样重回旧路,而是再次通过改革、重构,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等中发挥应有作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