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笼中心灵”?

最新新闻 2024-05-27 zxn123 197

拿什么拯救“笼中心灵”?

(新华社发)

● 父母的误解常常是心理老师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阻力;

● 家庭关系中未成年孩子是“踢猫效应”的最后一环,当父母的负面情绪蔓延,孩子往往会成为那只“被踢的猫”;

● 心理教师常被看作是解决危机的“消防员”,教育的重要功能容易被忽略。

□ 王丽华

“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如果我离开了,很快,大家都会忘记我的。”近日,在热门电影《年少日记》中那位十岁男孩至死都陷在自责和愧疚中,引发了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切。

南京在全国较早启动心理教育研究和实践,近些年来,南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但当下也遭遇难题,急需得到更广泛重视。青少年是社会生态链中的弱势,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层层叠加的压力。

但每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破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密码,是心理教师的职责所在。5月25日是全国心理健康日,记者走近心理教师群体,试图从他们的叙述中去读取拯救“笼中心灵”的沟沟坎坎。

家长的误解:

“能有什么病?不想学习装的吧”

“心理老师都是医院的托”“你的毛病是心理老师搞出来的”“不要出门了,丢人”……

4月下旬,在南京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年会上,几位中小学心理老师在台上共同交流心声,他们称“最大的阻碍是家长的不理解、不配合”。“每次遇到这样的家长,大家会感慨,我们的工作多么任重道远。”

人的心灵无形无相、捉摸不定,心理健康问题隐蔽性强。但心理患上疾病就像心灵上了牢笼,把患者困在痛苦和困扰中。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揭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其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约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0%。202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面向全国2.4万名中小学生的调研发现,高达31.3%的学生有焦虑问题。

展开全文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我们的注意力逐渐从早期关注基本生活和生存需要,转向关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诞生于互联网时期的年轻人(Z世代,也称网生代)因为长期被网络环境影响,一般认为他们会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普遍缺乏人际交流,加上青春期阶段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以及升学压力等多种原因交织,导致学生的心理困扰普遍增多。”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宏分析。

浦口三中心育中心主任张涵静在初一开学第一节心育课上,就告诉孩子们心育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去寻求心理老师帮助并非就是心理有疾病,而是爱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打消孩子们的顾虑。”心育课上,老师们不以疾病和问题为导向,强调预防孩子心理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南京的孩子们普遍信任心理老师,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浦口三中专职心理教师蒋秋悦说,“对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遇到孩子有自伤或伤人的倾向,我们就要联系家长开联席会议,必要时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就医。”

但这一环节常常受阻。多位老师感慨在学校为孩子做了很多心理建设,家长往往一两句话就消解了老师的努力,甚至换来一句“我要投诉你们”。愿意配合咨询的孩子们让心理教师感到有希望,而家长的表现经常让人感到泄气和无力。

在遭遇心理问题孩子的家庭中,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反作用”不自知。人的负面情绪通常会沿着社会关系链条传递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元素成为最终受害者,这被称为“踢猫效应”。在家庭关系中,未成年的孩子往往是“踢猫效应”的最后一环,如果父母把社会关系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到家庭中,孩子往往就会成为那只“被踢的猫”。

人类对心理疾病的科学探索近一百年以来才开始,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些年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普遍重视。但社会对心理疾病依然心存芥蒂,社会的普遍认知与心理疾病的发展趋势并不同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疾病患者康复的最大阻碍往往并非疾患本身,更多来自社会对他们的不理解,甚至污名和歧视。傅宏说,很多心理困扰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但一旦被标签化之后就很容易让患者受到各种误解而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这阻碍了部分心理疾病患者主动寻求帮助,耽误了治疗。

现在的中小学生家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病耻感,不愿意面对孩子生病的背后,有时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家庭教养方式或者当下的家庭环境出现了问题。因为‘承认自身存在问题’会让他们感到痛苦、难以接受。”南审实验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尹一凡说。

但事实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统一的,是同等重要的。父母面对孩子心理问题的首要步骤是认识并接受孩子在心理上可能存在的不完美,甚至是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尽早采取行动,而不是把心理问题视为“洪水猛兽”,客观理性地对待,积极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孩子们才能走出精神牢笼。

行业的难题:

教师队伍需要量质双提升

刚刚过去的春天,浦口三中的心理咨询室几乎每天中午都有一两个学生静悄悄地走进来,利用午休时间述说自己的情绪状态。一位孩子一般至少要4次的咨询才能满足基本咨询周期,达到初步效果,时间长的还有一两年的陪伴。有时候预约的学生会排到一个月以后。

疲惫,是记者采访的心理教师们普遍呈现的状态。与其他任课教师不同,在心育课和心理社团课之外,心理教师还要组织设计活动,要为个体或团体做心理咨询,有时还要开展危机干预,周末要参加陶老师工作站的志愿者值班,或者自我提升的培训。

十几年前,张涵静曾以为心理老师只是一件简单的“差事儿”。她作为音乐老师被学校挑中去报名参加心理教师的培训。“当时也不知道心理教师是干什么的,反正学校看哪个最闲就让谁报名培训”,她误打误撞地走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班。

如她一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早期,心理教师大多是从别的任课老师转变而来。“半路出家”的老师们,凭借对心理的兴趣和一种责任感,一路不断学习,培训、考证、督导,成为心理教师。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逐步突出,扩招心理教师成为应对举措之一。去年9月,省教育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我省将进一步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各市(区)2025年前为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按照师生比1∶500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这几年新招的心理老师多起来,而且都是心理专业科班出身。”雨花台区某中学一名工作数十年的心理教师说,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哪个中小学校长敢说不重视”。南京市雨花台初级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周建深感欣慰。从业近20年,刚毕业时心理课不过是“副科中的副科”。现在她所在的学校有3名专职心理老师、33名兼职心理老师,服务2800多名学生。但她认为,“从实际工作量来说,这个师生配比还是不够。”

另一位郊区中学心理教师深有感慨,“这几乎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问题”。去年开展心理普测,由于时间紧、人手不够,保密性工作没做好,“差点被投诉”。

在南京,新教师上岗必须要经过岗前培训,其中就包括心理健康中级辅导师,南京市要求持证的人数要达到学校教师的30%。在上报兼职教师数据时,为了达标,部分学校存在有多少证就报多少兼职心理教师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中级心理辅导师往往只是初级入门,要达到高级心理辅导师并且经过一定量的督导,才能有能力开展心理咨询。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在业内交流中流露出担忧:“虽然学校有危机干预机制,现在还没有发生过严重危机,如果真的发生,我担心自己能不能处理好。”

教师的困惑:

是“消防员”还是教育者?

某中学的专职心理教师周珍珍(化名)至今记得,几年前,团队接手了一起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他们连续两周紧绷神经,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全力以赴去处理危机。即便曾经99%的危机事件都化解了,但当这一次噩耗传来,她还是无法控制地在办公室大哭了一场。

危机干预是不少专职心理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每一次危机,就像是与孩子一起在黑暗里寻光。每位专职老师都无比希望每位孩子都“好好的”,几乎所有中小学校都背负着“不能出事”的巨大压力,心理老师往往被认为是学校出现极端心理事件时的“消防员”,即便所有人都清楚青少年极端的心理问题存在偶发性和不可控因素,这种压力仍然从地方政府、学校管理者传导到心理教师,心理老师往往站在危机事件的最前线。

傅宏分析,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还是拘泥于一种“怕出事的心态”,相对被动,以心理问题或危机防范为主,但学校的重点应该放在增进心理健康和预防教育工作上。实际上心理老师不是精神科医生,也无法通过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等专业手段来杜绝危机事件,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形成百分百有效预测和管控危机事件的手段。他认为心理教师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心理健康做“加法”上。

小行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杭跃跃解释了心理教师和心理医生两者的区别。“心理教师受训内容偏向发展性心理,我们医生则是临床心理。一般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可以解决,但是临床的抑郁症、焦虑症等都需要心理治疗的。心理治疗会触碰到来访者的内心深处的创伤,造成的扰动会带来各种问题,医生会在必要时采取辅助临床手段进行干预,不科学干预容易造成二次创伤。”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教育。这份《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谁都会有情绪低落或者失控时,这是正常现象。在学校,预防重于治疗,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是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尹一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应该是心育课堂。引导青少年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体验突破自我、战胜困难的成就感,感受良好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带来的安全感,这也是孩子们成长中积累心理资本的过程,以期长大之后能够在风雨来临时屹立不倒。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学校和老师只是其中一环。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雨花台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医教协同项目,让学校与医院联动,把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转介到医院,交给医生来进行专业治疗。除此以外,联动政府、社区、心理机构等多方力量同样是护航学生成长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