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洞察048】什么才是学习的感觉?
【二马洞察048】2月17日
什么才是学习的感觉?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子若强过我,留钱又有何用?
给孩子创造多少财富,有时候父母这样自嘲。
当然,作为父母,全身心付出,是不求回报的。给孩子留多少钱,父母也时常为难。
对于读书,有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读书有何用?哪书有何用?
生活中,我们往往羡慕那些读书多的人。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好像背后的逻辑就是读书多。
关于读书,就有很多个人开出过很多个书单。
譬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有190种书,即便是精简了再精简,成为《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也有42种。别以为42种书是42本书,那可是像《全唐诗》这样的大部头。怎么看得完?怎能记得住?
提供知识服务的专家说,其实,读书并不是为了记住书里讲什么。读书的真正结果,是对一个领域建立“认知感”。
这种认知感,就像是读高中、读大学。读书的时候,可能记得住里面每一本书每一页纸的内容,但是时间一长,就忘记了。但是这些知识却全部装进了脑袋,化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在某时某刻某一瞬间就会在需要的时候迸发出来,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忘掉的是细节,但留下的全是认知感,幻化成了把控、掌握、潜移默化、信手拈来的能力。
这就是学习的认知感。
读大学有用吗?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人,好像不需要赘述。但哪一个知识点有用呢,其实也就记不起来了。
在读书和专业不对口普遍存在的今天,学织布的完全可以去搞新闻,学计算机的也可以去做园林设计,学机械自动化的还可以去做仿生玩具的开发……一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恰恰可以成为就业创业的着力点。
大学的学习,恰巧给予的就是学习认知感。开阔了眼界,造就了学习的能力。终生学习者,就是学习认知感不断加强的过程。
听罗胖的演讲,学会一个新词,叫“抢占式学习”,很有意思,分享一下。
说某人买了一套资治通鉴,用一年时间,看了两遍。结果呢?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写什么都信手拈来、下笔有神。想来,里面具体的知识,他也未必记得住,但通读过资治通鉴的人,那个文化视野的广度,对人性的理解深度,肯定水平大大提升,抢占到了一个学习的制高点。
要说具体的用处,可能没那么明确,但站上一个高地之后,回看原来,能力涨了一大截。而你选取的是哪个高地,其实区别反而就没那么大了。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在某个领域建立认知感。
学习这件事,真正的成果,不是知识,而是感觉。
- 凭什么?泰州一女儿以父母偏心哥哥为由,拒绝赡养自己的父母
- 美国还想硬撑到什么时候?欧洲三国同时行动,华盛顿尴尬发声反对
- 票面利率2.49%!20年期特别国债今天开售,需注意些什么?
- 什么魔力让一座古城收获高人气
- 拿什么拯救“笼中心灵”?
- 高三学生吃什么抗疲劳增强记忆力?高考应该吃什么?
- 什么是918和211大学,有什么区别?
- 孩子“口吐芬芳”趋于低龄化,家长、学校能做什么
- 1300光年外,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已“破体而出”
- Scaling Law的尽头是什么?|甲子引力X
- 纺织工人为什么起义?发生了什么危机?标志着什么?
- 拜仁在想什么?遭多人拒绝后,他们竟将主帅职责,寄托到了他身上
- 病发九天后死亡!冲上热搜的“日本脑炎”是什么→
- 笑话十条:今天晚上儿子问什么是压轴戏?
- 河图洛书的来源到底是什么?
- 笑话十条: 刚发工资我吃什么狗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