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性格,就什么命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作者 | 蛋蛋妈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你给孩子播种什么性格,孩子就会收获什么命运。”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后期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他的命运走向。
一个积极乐观、抗挫力强的孩子,往往更能坚定信念,即使行走在沙漠中,依然能走出希望和美好。
而一个天性消极、自怨自艾的孩子,往往容易贬低自己,眼里满是灰暗和怨气,缺乏向上的斗志。
性格决定人生,它比孩子的天资和能力更重要。
越早明白这个道理,家长和孩子才能越少走弯路。
1
性格不同,选择不同,命运也不同
还记得网上刷屏的“清华最苦男生”吗?
他的一篇树洞长文,质朴无华,却直抵人心,让无数网友热泪盈眶。
生长在贫困的山村,又是单亲家庭的他,经历的困苦可想而知。
当他考上清华大学,由于家里拿不出一分钱,他只能靠自己的奖助学金完成学业。
为了节约开支,他每天馒头加咸菜,或是菜汤泡米饭,一天生活费还不到10元。
为了精打细算,他只能缺席班级聚会,而这也成了他大学时光里最大的“遗憾”。
然而,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困苦,没有让他消沉和自卑,他始终坚强向上,热爱生活。
成功保研后,有了兼职收入,他甚至拿出部分积蓄去资助更困难的孩子们。
如果没有这篇文章,也许大家永远都不知道,一个生长在阴沟里的孩子,依然对生活充满感恩和善意,在无人问津的地方默默地发光发热,仰望星空。
可以说,一个人的性格底色,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没有好的起跑线,有人会抱怨上天,生活被满满的负能量充斥着,似乎永远看不到希望和机会。
而有的人,却始终向上向善,在黑暗中看见阳光,在风雨中奋力前行,绽放出绚丽的人生之花。
展开全文
2
孩子是果,父母是因
有句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在潜意识中模仿自己身边的人,特别是最亲密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先是影响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
孩子品格优秀与否,因在父母,根在家庭。
家长引导不同,会造就不同品格的孩子。
今年高考结束,湖南三胞胎兄弟相继被985名校录取,老大和老三均被中国科学院录取,老二则被北京大学录取。
一时间,引得无数父母羡慕嫉妒。
三胞胎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妈妈一个人又工作又是养育三个娃。
即便如此,妈妈从不会因为生活艰难打骂孩子,对孩子和风细雨,充满耐心和关爱。
除了辅导孩子功课,妈妈周末还要挤时间陪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和科技馆,甚至自学奥数,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的兴趣。
孩子进步的同时,妈妈也不放弃自己的成长,下班争分夺秒学习,成功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也看到了妈妈的智慧和向上的力量,变得宽容和坚韧,学无止境。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性格和三观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你在上面书写积极乐观,便会收获一个阳光向上的孩子;
你在上面书写善良厚道,便会收获一个善良无私的孩子;
你在上面书写暴力蛮横,便会收获一个残暴作恶的孩子……
父母教给孩子优秀的品格,远比优异的成绩更重要。
3
成就孩子的优秀品格,是父母的最终使命
《孩子的品格》一书中,彭凯平教授分享了孩子的七种优秀品格,分别是: 情绪力,抗逆力,自我效能感,自控力,天赋优势,专注力和善良。
比如,拥有积极情绪力的孩子,更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而自控力强的孩子,自尊心强,学习成绩也会更好。
无论哪种性格优势,都会给孩子带来自由而幸福的人生。
我们知道,品格养成并非先天决定的,父母的后天培养才是关键。
为此,彭教授在书中也给父母提出诸多可行的建议:
第一,“五施”原则,激发积极情绪。
为了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书中给出了“五施”原则,即言施,身施,眼施,颜施,心施。
也就是,通过我们的积极语言,身体触摸,察言观色,真诚微笑和体验生活等方法,让孩子感受积极和幸福的力量。
孩子拥有积极情绪,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阳光,充满爱意的,在失意和挫折面前,才不会迷失自我,一蹶不振。
第二,“ABC”模型,提升抗逆力。
孩子在遭遇挫折或困境时,我们除了关爱孩子,还可以采用ABC模型,助力孩子提升抗逆力。
A:Acceptance(接受),孩子失意时,我们首先控制好情绪,平和地跟孩子坦诚地分享事实,鼓励孩子接纳现状,并提供温暖的陪伴。
只有我们坦诚、拥抱和鼓励,才会让孩子更快走出阴霾,树立自信心和勇气。
B: Behavior(行为),提升孩子抗挫力,父母需要帮孩子远离固定型思维,培养他们的成长型思维。
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告诉孩子“下次再努力一点点”“以后我们每天多练习半小时”,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孩子才不会一直困在原地。
C: Cognition(认知),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鼓励孩子不要紧盯着眼下的失误,而是换个角度去考虑,先去完成自己能做的那部分,渐渐地,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战胜逆境的勇气和能力。
第三,用好习惯替代自控力。
孩子学会自控,才是走向自律的第一步。
孩子很难有自控力,我们可以先帮助孩子设立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实现以后,及时给予看得见的奖励。
孩子获得良好的体验和正面激励后,他就会乐意重复,慢慢就养成了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孩子就不再需要家长约束,而变成一个自控力强的孩子。
第四,“补强法则”,培养更多优势。
彭凯平教授说:
“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
书中的一项权威民意调查发现,那些充分发挥自身品格优势的人,在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等方面表现会更出色。
所以,我们与其苦苦弥补孩子短板,不如善于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
孩子在自己优势领域会更专注,更有掌控感,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积极地自我介绍”,让孩子分享最能体现自己品格优势的故事,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优越感。
同时,也可以更换场景,让孩子把性格优势拓展到其他领域。
4
罗曼罗兰说: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每个家庭都希望养出自由、幸福、品格优秀的孩子,这背后,需要父母的付出和引导。
点个 “在看”,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要做最有智慧的父母,让孩子一生都与幸福同行!
往期精彩
● 汶川地震中被救的22岁女孩,嫁40岁救命恩人后,竟然过成了这样?
● 第一批鸡娃成功的家长,现在度日如年。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 凭什么?泰州一女儿以父母偏心哥哥为由,拒绝赡养自己的父母
- 美国还想硬撑到什么时候?欧洲三国同时行动,华盛顿尴尬发声反对
- 票面利率2.49%!20年期特别国债今天开售,需注意些什么?
- 什么魔力让一座古城收获高人气
- 拿什么拯救“笼中心灵”?
- 高三学生吃什么抗疲劳增强记忆力?高考应该吃什么?
- 什么是918和211大学,有什么区别?
- 孩子“口吐芬芳”趋于低龄化,家长、学校能做什么
- 1300光年外,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已“破体而出”
- Scaling Law的尽头是什么?|甲子引力X
- 纺织工人为什么起义?发生了什么危机?标志着什么?
- 拜仁在想什么?遭多人拒绝后,他们竟将主帅职责,寄托到了他身上
- 病发九天后死亡!冲上热搜的“日本脑炎”是什么→
- 笑话十条:今天晚上儿子问什么是压轴戏?
- 河图洛书的来源到底是什么?
- 笑话十条: 刚发工资我吃什么狗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