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人们?——喜新厌旧?

最新新闻 2022-09-19 zxn123 301

  人们大体都喜欢新的东西,新的事物,这些总能引起我们新的感受,无论好坏,总能带给人一些刺激的感受,而那些“见怪不怪”或者说已经令人熟悉的事物为什么会变得不再那么的“讨喜”呢?

  有人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会说:看腻了呗!没新意了呗!不好玩了呗!……

  说的没错,但这些只是浅层的。

  有一个角度解释到:是身体为了安稳、达到体内平衡,而经历的一个小环节。

  有目有惊讶?

  我也很惊讶?

  原来,人类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的倾向!

  它保持稳定的内部温度,保持稳定的血压和心率,并使得血糖稳定、PH值(酸碱度水平)平衡。单个的细胞也喜欢稳定性,他们保留一定的水分,并且通过控制着哪些离子和分子留在细胞之内,哪些则排出细胞膜之外的方式,调节正离子和负离子以及各种各样小分子的平衡。

  往往一个新的刺激会引起脑反应,就像是一个外来物种突然冲进一个稳定、保持动态平衡的群体中,它打破了这种平衡,大脑应对这种新的刺激,会迅速的反应、警觉,神经元会立刻活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要么得到强化要么弱化,或者增加新的神经元连接,或者摒弃旧的神经元连接)。大脑会比稳态状态下更兴奋。愉悦的刺激因素之所以令人愉悦是它更适合稳态环境下的运转,或者说它适宜当下稳态状态——新增的强化神经元之间已有连接的因素,不会对已建立的平衡状态有太大的冲击,它是一种强化。而 非愉悦的刺激因素(困难),它是来打破平衡的,则需要费很大的周折去调节,然后建立起新的体内平衡。

  那些“见怪不怪”或者说已经令人熟悉的事物为什么会变得不再那么的“讨喜”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种已经建立好了的平衡状态下,一切按部就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自然也就感受不到“新意”。时间久了,可能还会有疲惫之感,厌倦之意,甚至当出现新的解决不了的情况会让自己焦虑。

  这也表明: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一定熟练)”的水平,并且可以“驾轻就熟”,如果再以同样的方式做着同样的事,即使重复无限次也属于“无效练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只会原地踏步,还可能由于没有“新意”从而产生疲惫感,由于没有得到精进,以至于一些能力还会慢慢的退步(神经元之间的通路弱化)举一个例子:教了20年书的老师(依靠一种形式重复的练习)不一定比教了5年书的老师(依靠不同方式有目的的练习)能力更强。

  其实,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大脑中的变化也越大。重新建立起的新的平衡,也会在更大程度上解决更困难的问题,较之前的平衡来说。

  这也可以让我们从中悟出:一定要时常翻新自己(比如: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新自己的三观,更新对待感情、工作新的态度等等等),总之不要让自己固化。

  时常翻新自己

  对外:给别人带去新意,也更容易让一段关系得到保持(亲情、婚姻、友谊……)……;

  对内:提高自己、也更加懂得欣赏自己,乐于挑战自我……

  相信一切会更加的如鱼得水!